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十三五”巡礼】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    信息来源:科技处、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21-03-23

者按:回望过去的5年,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区域有鲜明特色、行业有重要影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增强办学实力,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能力,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办学活力,以服务与贡献拓展办学资源,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合作、国际交流、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做好5年成就的宣传,学校推出 “‘十三五’成果巡礼”专题,回顾总结近5年来学校砥砺前行的发展足迹,以此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在“十四五”开启之际扬帆再起航。

“十三五”期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积极推动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广西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航天科技民用化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学科+平台+团队+项目”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学科平台建设实现突破

学校围绕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航空航天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急需,挖掘学校资源,促进各种科研资源重新组合、优化配置,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逐步形成多学科交叉集合的科研优势,学科平台层次实现了突破。

(广西首家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启动仪式)

“十三五”期间,学校建有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管理等3个校内立项培育硕士点,2个广西重点培育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获批广西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刘永才院士)、广西壮族自治区小型无人机系统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汽车悬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治区级科研平台,其中广西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是广西首家无人机技术、反无人机技术应用及研发基地。建设有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无人机遥测重点实验室、机器人与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广西航空物流研究中心和航天文化研究中心),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桂林市重点实验室。另有12个校级科研平台,还与北京大学联合成立了“桂航-北大无人机航天遥感协同创新基地”。此外,还首获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智能信息技术及无人机应用研究创新团队)。

增强科研实力,科研成果丰硕

学校加大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力度,注重引导科技人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的原创研究,整体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47项(其中省级重大专项课题6项),其他纵向科研项目320项,纵向科研经费2243.14万元,年全口径科研经费自2017年起连续四年突破1000万元关口,“十三五”期间全口径科研总经费达到6995.55万元。全校教师在公开出版刊物上总计发表学术论文2166篇,其中核心论文634篇。出版学术著作48

产出了一批代表性科研成果。共获得国际奖项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3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市厅级优秀成果奖20余项。学校与北京大学协同创新成果“航空极坐标摄影测量方法在无人机遥感观测中的应用”获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该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规划和地理测绘等方面。我校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全姿态三轴电子罗盘”应用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零一厂的某型导弹训练设备上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整套训练设备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成果“全姿态三轴电子罗盘及其应用”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科研成果“机器人焊接工艺信息与熔池形态高速智能处理系统” 通过运用空间机构学、运动学、机器视觉等理论技术,解决焊接过程中机器人和变位机系统的自由度解耦和运动分解,实现机器人变位机协调工作,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航空极坐标摄影测量方法在无人机遥感观测中的应用”获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

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科技服务。从2017年开始,学校成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并获批自治区第七批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同时,还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学校目前已与广西区17个省(直辖市)100余家企业(行业)单位在智能检测与控制、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能源动力、汽车工程、物流等方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五年间共获横向课题202项,引入研究经费1512.65万元。同时,获批了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承担了航空航天类、军工类项目20。知识产权授权量大幅提升,总量达980件,其中国家专利授权512件,同时还实现了多项专利实施许可使用转让。

同时,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各级党政部门批示采纳成果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以大数据推进互联互通,促进陆海新通道建设》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

深化体系改革,完善科研管理体系

学校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机制,着力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为科技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提供更高效的科研管理服务。“十三五”期间,学校先后制定、修订完善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出台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办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研用车管理办法(试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学单位科研、教研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研仪器设备及耗材管理办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研平台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充分激发了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Copyright©2023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技处版权所有